02
2025
04

收益高的配资平台 读个博士再进高校,已经没有性价比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21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收益高的配资平台 读个博士再进高校,已经没有性价比了?

最近我挺有感触的。几年前,我有个朋友刚去一所 985 高校读博,当时他规划着,等毕业了找个不错的公办本科院校当老师就行。可到了今年收益高的配资平台,他博士快毕业了开始找工作,投了好多学校,结果回应的没几家。

他本硕都是双非院校,这成了个大劣势,虽说博士学历挺硬,是中部某非常牛的985强校,还有海外进修经历,现在却没啥好选择,挺让人丧气的。

去高校面试的时候,他甚至都忍不住想,难道自己只能随便找个公办大专“将就”一下了?

早几年的时候,他还说博士后就是 “耗材”,等他博士毕业就直接进高校了。结果最近也开始琢磨要不要去企业做博士后了(他说图钱和未来教职两条路)。

这就让人心里犯嘀咕:这几年去读博,读完再进高校的选择,是不是已经没什么性价比了?

不同高校类型,在招聘人才上存在明显差异

为什么2025年了,博士作为最高学历,进高校会体感“难如登天”?或许这和往什么样的学校投简历有很大关系。

展开剩余83%

比方说985/211院校招老师,现在都搞”三件套“标准: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必须全是名校毕业,不仅如此,还得有出国留洋的经历,论文数量比菜市场白菜还多。

普通家庭出来的博士,没海外镀过金的,简历直接进碎纸机,就连清华北大的博士去应聘,人家还要挑:你这XX期刊不够顶级/哦你有顶级的期刊啊,但你这论文数量不够多……

也就是说,没有海外经历的先不考虑,本硕博不是名校的先不考虑,顶级期刊发表少的先不考虑,没有国内外知名单位工作经历的先不考虑等。

卷的更多博士不得不把目光放到普通高校上……

那么博士求职公办本科的情况如何呢?事实证明也很卷。

某二本高校:2025年招聘计划,院里仅招一名新大学老师,收到简历却有“一尺高”,双非博士基本没有面试机会……

图源小红书用户

于是乎,2025年许多应届博士找工作,目标基本都放在了“末流公办本”“公办大专”,还有“民办本科”上,然后这三类目标,应聘时还各有特质——

去公办本科应聘,面试的时候会特别看重科研论文。好多双非学校都想评“双一流”学科,这也会给新入职的老师安排很重的考核任务。如果博士打算应聘公办大专,面试中大概率会被问到“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异是什么”。这背后反映出博士入职职业院校时,需要慎重权衡的关键问题:除了少数资金充裕、资源雄厚的沿海地区知名双高计划A类院校外,一旦选择进入职业院校,通常就意味着博士要放弃在科研领域追求更高成就的机会。

不过要是博士毕业的学校排名很靠前,比如在世界排名前200名,那公办大专给这类博士定的考核目标,他们一般都能轻松完成。

如果面试民办本科,博士学历目前还是硬通货,只要专业对口,基本不卡。

有些人可能读博期间没受过的打击,毕业求职时,一时间很难接受被高校“挑挑拣拣”的境况。

想当初选择读博,也无非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。若是硕士学历也能在高校,谋得一靠谱去处,又有多少人愿意再花费四五年时间,甘于清贫地继续读书呢?

补充热议:硕士教师在高校的几大心酸,你有哪些?

收入微薄:薪资常低于纳税起征点,部分硕士教师反馈,转正后在高校仅五千月薪左右,与本科就业了很多年的同学对比悬殊。学历歧视链底端:学生轻视“硕士老师”,博士同事疏离,科研核心项目受限,沦为“打杂工具人”。工作繁杂内耗:承担大量行政杂务、流程管理,成果难积累,与博士“科研增值”形成反差。晋升无望被动躺平:职称评定周期长、资源匮乏,竞争力弱,多数困于“助教-讲师”层级难突破。

计划赶不上变化,读完博士再进高校的选择,看起来似乎真的没什么性价比了。

一个现实:高校越来越看重博士的“含金量”

近几年学历贬值,如果没有博士学历,通常是很难进入一所不错的公办高校。

但是仅有博士学历也并不足以保证能够进入高校,这里面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,比如科研成果、教学能力、学校具体的招聘要求、竞争情况等。

或许可以这么说:博士学历越来越向着“进高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”靠拢。

但需要为了进高校,什么博士都可以读吗?明显不行。

早几年,一些高校还会集中给在校老师“镀”个海外博士学历,如今已经都不太流行了。

△早些年,国内某些高校流行“批量速成博士”

为了博士教师的数量达标,当时部分高校对博士文凭的深浅考量得并不多,当时甚至可以不看成果,只要有博士学历就行。

可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,如今博士学历的含金量被稀释了。这就好比一杯清水,杂质多了,水也就浑了。人才市场上博士数量大幅增加,质量却参差不齐。

如今,高校引才的态度便有了大转变。

△2020年,某公办本科《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》

现在引进博士时,会格外关注其就读学校和地区。高校逐渐意识到,只有那些真正在博士阶段潜心钻研,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人才,才是高校未来发展真正需要的。

如今时代变了,高校对博士人才的要求愈发严苛。有的高校,已经原则上不引进东南亚、韩国博士了;在职老师读完此类博士,甚至不能享受安家费、副高绩效等待遇。

本硕双非,即便博士是 985 院校出身,求职时都饱受挑剔。可想而知,非名校出身的博士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多大。

综上所言,对于博士来说,进好一点的公办高校的难度正在一天天加大。而对于想进高校的硕士,可是不可为了进高校当下随便去读个博士,一定要深思熟虑。只有在博士期间努力提升学术实力,做出亮眼的科研成果,未来求职时在一众普通人间,或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校教职市场中站稳脚跟。

* 【版权声明】

[1] 本篇为公众号“高校人才网V”独家原创稿件,其全部内容之版权,严格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始发布平台,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或使用均视为侵权行为,我们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[2] 文中所述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立场与见解,旨在促进交流与讨论,并不代表本公众号对所述观点的直接赞同、真实性确认或官方背书。

[3] 若您有意转载本文/投稿,请务必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的小编(微信:gaoxiaojob08)收益高的配资平台,转载文章需在文首明确标注:文章来源于“高校人才网V”。

发布于:广东省

相关资讯
热点资讯
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网上炒股杠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